网站公告: 欢迎来到乐利商城!-乐利中国有限公司
新闻资讯
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 >

基于有限元的金属飞轮结构设计优化

时间:2017-04-11 14:56    点击量:

飞轮储能通过电动机/发电机实现飞轮转动动能和电能之间的快速转化,具有储能密度大、能量转换效率高、可靠性强、环境友好、易维护、充放电次数与充放电深度无关等优点。

伴随着高强度纤维材料、低损耗轴承和电力电子学等方面科技的发展,飞轮储能技术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,不仅在电力调峰、不间断电源UPS、大功率机械等领域挑战传统化学电池,还进军低轨道卫星、电磁炮、托克马克等高精尖科学和军事领域。

民用飞轮方面,美国ActivePower公司、Beacon Power公司、法国Socomec集团、德国Piller公司等拥有最先进的技术,相继开发出可靠产品投入市场。我国起步较晚,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飞轮储能技术,清华大学于1997年率先实现300 W·h飞轮样机充放电实验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“卫星新型姿控储能两用飞轮技术”项目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。

自1973年Post等明确提出“高比强度比模量”复合材料制造飞轮以来,以“储能密度”为指标的先进纤维复合材料飞轮设计就层出不穷。然而,国内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技术落后,实验飞轮线速度没有超过800 m/s,储能密度也小于60 W·h/kg,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。另一方面,美国Active Power公司推出CleanSource系列UPS却采用了金属飞轮,将电机、飞轮转子和发电机集成于一体,追求大功率高可靠性。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联合清华大学研制出500 kW大功率合金钢飞轮储能样机,成功辅助钻机动力系统调峰运行,永磁/机械轴承方案也得到验证。文献[10]进一步认为,我国当前应该立足金属飞轮,切实地推动飞轮技术的市场应用。

【返回列表页】
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杭桂路1112号906室 中波大厦  
2016-2020 ab.6li.com 乐利中国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:沪ICP备12040820
乐利中国